2022吉林省考行测题库精选720题(112-114)
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题量稳定在100—105题,考察内容比较固定,各模块包括常识判断、言语理解与表达、数量关系、判断推理、资料分析五大部分。虽然历年吉林省一直参加公务员联考,但以往吉林省一直是自主命题。受疫情影响推迟的2020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一改独立命题特色,题目和多省考试试题保持了一致。和往年相比,整体难度略有增加。
2017-2020年吉林省考行测题型题量统计表
题型 | 2020年 | 2019年 | 2018年 | 2017年 | |||
统一考卷 | 甲级 | 乙级 | 甲级 | 乙级 | 甲级 | 乙级 | |
言语理解与表达 | 30 | 35 | 30 | 35 | 35 | 35 | 30 |
数量关系 | 10 | 10 | 10 | 10 | 10 | 10 | 10 |
判断推理 | 30 | 30 | 30 | 30 | 25 | 30 | 30 |
资料分析 | 10 | 10 | 10 | 5 | 5 | 10 | 10 |
常识判断 | 20 | 20 | 20 | 25 | 25 | 20 | 20 |
总题量 | 100 | 105 | 100 | 105 | 100 | 105 | 100 |
比较了解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应该知道各省行测总体量一般在125题左右,吉林行测仅有100—105题,是不是觉得相对简单了呢?其实不然,吉林省考行测笔试时长只有短短的90分钟,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不到一分钟,因此考生再答题速度上要保证又快且准。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考时一方面要掌握解题技巧,另一方面要多加练习,答题时提高速度,拔高正确率。省考竞争激烈,提醒考生可结合2022年吉林公务员考试教程备考,下面吉林公务员考试网就行测科目为考生提供一些练习。

接下来完成1-3题!
1.面对灾害,下列做法正确的是:
A.强烈破坏性地震发生时,在低楼层的人应跳楼逃生
B.火灾发生时浓烟弥漫,应尽量采取低姿势爬行逃生
C.雷电交加时,在空旷的野外应尽量站在高处
D.刮大风时,应尽量将机动车辆停靠在高楼的大树下方
2.关于可燃冰,下列说法错误的是:
A.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
B.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
C.开采过程中必须有效实现对温度和压力条件的控制
D.其规模化利用将有效缓解温室效应
3.下列选项中,历史时代与陶瓷技术对应正确的是:
A.原始时代--青瓷
B.商代--白瓷
C.东汉晚期--彩陶
D.清代--粉彩
1.答案: B
解析: 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,一定不能跳楼,不能夺窗而逃,而应保持镇静,就地避震。故A选项错误。在火场中浓烟将弥漫整个空间,由于热空气的上升作用,大量的浓烟将漂浮在上层,因此在火场中离地面30公分以下的地方应还有空气存在,愈靠近地面空气愈新鲜,因此在烟中避难时尽量采取低姿势爬行。故B选项正确。雷电交加时,在空旷的野外应当尽量寻找低凹地藏身,或者立即下蹲,双手并拢,双臂抱膝,头部下俯,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。故C选项错误。刮大风时,应当将机动车辆停靠在空旷的地方,以防止坠物或树枝被折断而造成的损失。故D选项错误。故本题答案选B。
2.答案: D
解析: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,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之中,由于可燃冰在常温下极不稳定,所以在开采过程中必须有效的实现对温度和压力条件的控制。可燃冰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,其规模化利用不利于温室效应的缓解。故本题答案选D。
3.答案: D
解析: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。唐代的越窑、宋代的龙泉窑、官窑、汝窑、耀州窑都属青瓷窑系。A项对应错误。湖南长沙东汉墓已出现早期白瓷。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(公元575年)范粹墓曾出土比较进步的白瓷,但成熟的白瓷要到隋代才出现。B项对应错误。彩陶是陶器的一种,一般指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。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、马家窑文化、屈家岭文化、大汶口文化等文化和青铜时代的辛店文化等文化中都有发现。C项对应错误。粉彩瓷又叫软彩瓷,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,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。粉彩是一种釉上(在瓷胎上)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。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,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,从康熙晚期创烧,后历朝流行不衰。所以是清代产生的粉彩,选择D选项。

点击分享此信息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