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吉林省考行测题库精选720题(76-78)
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题量稳定在100—105题,考察内容比较固定,各模块包括常识判断、言语理解与表达、数量关系、判断推理、资料分析五大部分。虽然历年吉林省一直参加公务员联考,但以往吉林省一直是自主命题。受疫情影响推迟的2020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一改独立命题特色,题目和多省考试试题保持了一致。和往年相比,整体难度略有增加。
2017-2020年吉林省考行测题型题量统计表
题型 | 2020年 | 2019年 | 2018年 | 2017年 | |||
统一考卷 | 甲级 | 乙级 | 甲级 | 乙级 | 甲级 | 乙级 | |
言语理解与表达 | 30 | 35 | 30 | 35 | 35 | 35 | 30 |
数量关系 | 10 | 10 | 10 | 10 | 10 | 10 | 10 |
判断推理 | 30 | 30 | 30 | 30 | 25 | 30 | 30 |
资料分析 | 10 | 10 | 10 | 5 | 5 | 10 | 10 |
常识判断 | 20 | 20 | 20 | 25 | 25 | 20 | 20 |
总题量 | 100 | 105 | 100 | 105 | 100 | 105 | 100 |
比较了解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应该知道各省行测总体量一般在125题左右,吉林行测仅有100—105题,是不是觉得相对简单了呢?其实不然,吉林省考行测笔试时长只有短短的90分钟,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不到一分钟,因此考生再答题速度上要保证又快且准。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考时一方面要掌握解题技巧,另一方面要多加练习,答题时提高速度,拔高正确率。省考竞争激烈,提醒考生可结合2022年吉林公务员考试教程备考,下面吉林公务员考试网就行测科目为考生提供一些练习。

接下来完成1-3题!
题没刷够?
1.通货膨胀的根源通常无非两种,供给冲击或者是总需求过度。供给冲击的例子很多,农业_____ ,国际油价暴涨还有自然灾害,这些都可能会引发一些产品的供应_____ ,从而导致价格上涨。
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( )。
A.失衡 过剩
B.歉收 紧张
C.转型 缺口
D.衰退 不足
2.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。辽金故地,满蒙风情,梦幻三江,构成了松原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。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的查干湖四百里__________,国家地质公园大布苏泥林 __________。康熙大帝荡舟放歌的三江口水天一色,__________。龙华宝刹的大雄宝殿亚洲称雄,孝庄祖陵陈列馆呼唤一代芳华,魂归故里。
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( )。
A.水平如镜 巧夺天工 一泻千里
B.碧波荡漾 沃野千里 浩浩汤汤
C.烟波浩渺 鬼斧神工 泾渭分明
D.清澈见底 郁郁葱葱 奔流不息
3.在通胀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,面对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,新兴经济体又不得不再次放松经济政策。这种内热外冷的_____ 导致新兴经济体既要促进经济增长,又要防止通胀_____ 。
依次填入画横线中最恰当的一项是( )。
A.境况 张牙舞爪
B.困境 死灰复燃
C.形式 来势汹汹
D.事态 卷土重来
1.答案: B
解析:
由“从而导致价格上涨”可推知,产品的供应量应该是小于需求量的,因此第二空不可能选“过剩”。另外,在农业“歉收”的情况下,才会自然地产生供应紧张,价格上涨。由此可知,本题答案选B。
2.答案: C
解析: “巧夺天工”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,形容技艺极其精巧。“巧夺天工”不能修饰“国家地质公园大布苏泥林”,排除A项。“沃野千里”形容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,文段意在描述松原独具魅力的潜蚀地质地貌景象,“沃野千里”用在第二空不符合语境,排除B项。比较C、D两项,“泾渭分明”比喻界限清楚,“奔流不息”指水流奔腾而不停止。结合语境,“泾渭分明”是三江口水流的一大特征,用在此处贴切。本题答案为C项。
3.答案: B
解析:
本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混搭填空。
本题可用排除法。从第二空着手,根据文意可知,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,但还没彻底解决,新兴经济体要防止通胀再次出现。“张牙舞爪”、“来势汹汹”都形容气焰嚣张,与文意不符,排除A、C。考查第一空,“内热外冷”说明状况并不好,“事态”只是单纯的指局势,而“困境”指困难的处境,显然“困境”更能生动地说明新兴经济体所面临的问题。排除D。
“死灰复燃”比喻重新得势,正好与“尚未完全解决” 形成对应,故正确答案为B。
题没刷够?

点击分享此信息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