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吉林省考行测题库精选720题(61-63)
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题量稳定在100—105题,考察内容比较固定,各模块包括常识判断、言语理解与表达、数量关系、判断推理、资料分析五大部分。虽然历年吉林省一直参加公务员联考,但以往吉林省一直是自主命题。受疫情影响推迟的2020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一改独立命题特色,题目和多省考试试题保持了一致。和往年相比,整体难度略有增加。
2017-2020年吉林省考行测题型题量统计表
题型 | 2020年 | 2019年 | 2018年 | 2017年 | |||
统一考卷 | 甲级 | 乙级 | 甲级 | 乙级 | 甲级 | 乙级 | |
言语理解与表达 | 30 | 35 | 30 | 35 | 35 | 35 | 30 |
数量关系 | 10 | 10 | 10 | 10 | 10 | 10 | 10 |
判断推理 | 30 | 30 | 30 | 30 | 25 | 30 | 30 |
资料分析 | 10 | 10 | 10 | 5 | 5 | 10 | 10 |
常识判断 | 20 | 20 | 20 | 25 | 25 | 20 | 20 |
总题量 | 100 | 105 | 100 | 105 | 100 | 105 | 100 |
比较了解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应该知道各省行测总体量一般在125题左右,吉林行测仅有100—105题,是不是觉得相对简单了呢?其实不然,吉林省考行测笔试时长只有短短的90分钟,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不到一分钟,因此考生再答题速度上要保证又快且准。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考时一方面要掌握解题技巧,另一方面要多加练习,答题时提高速度,拔高正确率。省考竞争激烈,提醒考生可结合2022年吉林公务员考试教程备考,下面吉林公务员考试网就行测科目为考生提供一些练习。

接下来完成1-3题!
题没刷够?
1.弗里鲍曼在《世界是平的》一书中,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益处。其中一段话颇令人回味:“小时候父母常常说,儿子,乖乖把饭吃完,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没饭吃。现在,父母会对孩子说,女儿啊,乖乖把书念完,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正在抢你饭碗。”
这段话表明:
A.“抢饭”到“抢饭碗”凸显了从竞争资源到竞争就业机会
B.人才资源就是生产力
C.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,各国经济一体化,使劳动力市场竞争更激烈
D.劳动者要树立多种形式的就业观,以适应全球化的需求
2.人类具有相信“自己人”的倾向,一个有经验的谈话者,总是使自己的声调、音量、节奏与对方相称,就连坐的姿势也尽力给对方在心理上有相容感。比如,并排坐着比相对而坐在心理上更具有共同感。
这段话的主旨是:
A.有经验的谈话者一般都比较自信,在交谈过程中能掌控局面
B.人们总是更善于和自己熟悉的人谈话
C.谈话过程中的坐姿与声调、音量、节奏等同样重要
D.创造相容感能对谈话过程产生积极的作用
3.植物学家对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考查之后,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。最近100年来,许多高山上的植物品种正在增加,许多山底牧场上开放的花已经开到了海拔2000米的雪带上,而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雪带向更高处攀登,植物学家研究了有关科学文献发现,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,这些适宜在低气温环境里生长的植物为了寻找适宜的温度,不得不向更高的山上“攀登”。植物学家还发现,它们的生命力要比以前还强得多。
这段文字意在说明:
A.许多植物自身都有对自然界灵敏的反应,并且不断调整自身的生存状态
B.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气温正在逐渐升高,导致植物发生变化
C.高山上的植物品种正在增加,而且生命力强盛
D.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出现奇怪现象
1.答案: A
解析: B项“人才资源就是生产力”、D项“多种形式的就业观”均无法从原文找到相关内容,排除。C项“各国经济一体化”说法欠妥,排除。A项体现了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变化。故本题答案为A。
2.答案: D
解析: 文段主要说的是使自己的声调、音量、节奏甚至坐姿与对方相称会使人们谈话时心理上更具有相容感,这能使他人相信彼此是“自己人”,以利于交流。D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转述。故本题答案为D。
3.答案: A
解析: 文段首先介绍了一个关于阿尔卑斯山脉植被变化的奇怪现象:植物向高处“攀登”。接着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阐释。C、D可轻松排除。根据文段中“这些适宜在低气温环境里……不得不向更高的山上“攀登”和“它们的生命力要比以前还强盛得多”可知,作者意在说明的是,在适者生存的大自然法则下,面对气候压力,植物如何调整自身去适应环境。故本题选A。
题没刷够?

点击分享此信息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