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吉林省考行测题库精选720题(4-6)
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题量稳定在100—105题,考察内容比较固定,各模块包括常识判断、言语理解与表达、数量关系、判断推理、资料分析五大部分。虽然历年吉林省一直参加公务员联考,但以往吉林省一直是自主命题。受疫情影响推迟的2020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一改独立命题特色,题目和多省考试试题保持了一致。和往年相比,整体难度略有增加。
2017-2020年吉林省考行测题型题量统计表
| 题型 | 2020年 | 2019年 | 2018年 | 2017年 | |||
| 统一考卷 | 甲级 | 乙级 | 甲级 | 乙级 | 甲级 | 乙级 | |
| 言语理解与表达 | 30 | 35 | 30 | 35 | 35 | 35 | 30 |
| 数量关系 | 10 | 10 | 10 | 10 | 10 | 10 | 10 |
| 判断推理 | 30 | 30 | 30 | 30 | 25 | 30 | 30 |
| 资料分析 | 10 | 10 | 10 | 5 | 5 | 10 | 10 |
| 常识判断 | 20 | 20 | 20 | 25 | 25 | 20 | 20 |
| 总题量 | 100 | 105 | 100 | 105 | 100 | 105 | 100 |
比较了解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应该知道各省行测总体量一般在125题左右,吉林行测仅有100—105题,是不是觉得相对简单了呢?其实不然,吉林省考行测笔试时长只有短短的90分钟,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不到一分钟,因此考生再答题速度上要保证又快且准。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考时一方面要掌握解题技巧,另一方面要多加练习,答题时提高速度,拔高正确率。省考竞争激烈,提醒考生可结合2021年吉林公务员考试教程备考,下面吉林公务员考试网就行测科目为考生提供一些练习。

接下来完成1-3题!
1.内隐学习是指一种无需意志努力的潜意识的学习。这种学习的特点在于人们潜意识地获得某种知识,而且无需意志努力就可以将这些知识提取出来,并应用于特定任务的操作中。
根据上述定义,下列不属于内隐学习的是:
A.生长在京剧世家的孩子耳濡目染,很小就会唱京剧
B.小张在高考前做了大量数学习题,因此在数学考试中获得高分
C.小李经常看别人下象棋,时间一长,他也掌握了下象棋的方法
D.儿童无需系统地学习语词和语法规则,不知不觉地就会说母语
2.博喻又称连比,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。博喻运用得当,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,增添气势。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、不同角度表现出来,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。
根据上述定义,下列属于博喻的是:
A.这个整天同钢铁打交道的技术员,他的心倒不像钢铁那样
B.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
C.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,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,干瘪得很,样子十分难看
D.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,满城飞絮,梅子黄时雨
3.社会方言是由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,是在某一社会群体、社会阶层或次文化群中被使用的语言,它是由不同的职业、社会地位、政治信仰、受教育程度因素或这些因素构成的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的语言差异。主要差别是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,以及一些特殊词汇的使用。
根据上述定义,下列选项不属于社会方言的是:
A.贵族语言
B.学生腔
C.法律术语
D.客家话
吉林公务员考试网参考解析
1.答案:B
解析:内隐学习的定义要点是:无需意志努力的潜意识的学习。A、C、D三项均是在无意志努力的情况下获得的知识或能力,只有B项做大量数学题是有意志努力的,不符合内隐学习的定义。故答案选B。
2.答案: D
解析:博喻定义的关键信息为: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。D项用“一川烟草”“满城飞絮”“梅子黄时雨”三个事物比喻闲愁之多,符合定义;其余几项均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。故答案选D。
3.答案:D
解析:社会方言定义的关键信息为:由不同的职业、社会地位、政治信仰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构成的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的差异。A项属于地位差异、B项属于受教育程度差异、C项属于不同的职业形成的差异,均属于社会方言。而D项客家话属于方言,与社区交际习惯无关,不符合定义。故答案为D。
题没刷够?

点击分享此信息:
相关文章


